2025世俱杯,世俱杯赛程,世俱杯直播,FIFA俱乐部世界杯,世俱杯分组,世俱杯中国球队/FIFA世俱杯2025赛季将在美国举行,本站提供最新比赛时间、球队阵容、16强对战表、实时比分与免费高清中文直播入口。
从“一个人”到“一张床”,从“一间房”再到“一个家”,重新定义城区与青年的关系。
“龙岗没有把我当外人,它教会我如何成为深圳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王薇站在龙岗青年驿站的落地窗前,俯瞰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区。她的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这种归属感背后,是深圳市龙岗区以“青和力”为支点,筑巢“心安之处”,重新定义城区与青年的关系。
“青年的选择决定了城市的未来!”作为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产业大区,龙岗曾以制造业立身。而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跃迁的今天,这个深圳产业重镇率先嗅到危机与机遇, 2025年初,龙岗区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打造“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四有”城区目标,一场以青和力为核心的城市情感跃升就此展开,为年轻人筑巢有趣、有意思的“心安之处”便成为奔涌在城市肌理的澎湃血脉。
“对青年而言,住房是在城市建立羁绊的起点!”龙岗团区委书记朱建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龙岗区精准切入青年初入社会“落脚难”的痛点,构建了“求职落脚—租房打拼—购房置业—城市融入”的全周期住房解决方案。2025年3月,龙岗区“青龙湾·青年驿站”正式揭牌,全区首批13家青年驿站共计419张床位投入运营,这些分布于区内重要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和商圈核心区的青年驿站并非简单的住宿场所,而是城市与青年对话的“第一站”。
据了解,龙岗的青龙湾·青年驿站针对不同青年群体提供差异化免费住宿时长:来深求职应届毕业生(含两年择业期)可享15天的免费住宿;龙岗辖区企业招引的高学历人才、到龙岗企事业单位实习的青年可申请最长30天;来龙岗研学游玩大学生也可享受到3天的免费住宿保障,这种精细化服务体现了龙岗对青年需求的深度把握。
来自湖南的应届毕业生李诗诗分享了她入住龙城CC公寓青年驿站的感受:“这里的居住环境非常温馨,基础设施很齐全,离地铁站也很近,大概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
更吸引她的是周边的配套与环境:“公寓旁边有餐饮店、咖啡店,附近还有天安数码城、创投大厦以及留学生创业园,这些都非常适合年轻人。”
龙岗还推出超越短期住宿的“青龙栈·青年公寓计划”,三年内将供应市场化房源9000间、政府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3000套。由国企运作的“青年房卡”项目,为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优惠承租,目前已累计服务4千余人。
对于步入安家阶段的青年,“青龙居·青年置业计划”稳步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龙岗区现有房源项目55个,约1.84万套,未来还将持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龙岗区这种从“一个人”到“一张床”,再从“一间房”到“一套房”,最后“一个家”的全周期保障体系,让青年在龙岗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找到合适的居住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还推出国际青年安居实践——国际人才驿站为外国青年提供全方位支持,吸引更多国际青年到来。
“在社交媒体看到青龙湾·青年驿站信息,提前在专属小程序上申请入住,很快就通过了审批,整体体验下来非常方便。”刚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的吴薇薇介绍,青年驿站房间宽敞明亮,配备全新家具和基本生活电器,窗外可将周边绿美景色尽收眼底。除舒适住宿环境外,驿站还为入住国际人才提供人才政策咨询、风土人情介绍、产业分布分析等综合服务,帮助国际青年迅速适应深圳生活。
龙岗区为年轻人构建了“求职落脚—租房打拼—购房置业—城市融入”的全周期住房解决方案。(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安居仅是起点,乐业才是青年长远留下的关键!” 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朱玉华认为,真正的青和力在于为青年提供“硬核”舞台与“软性”环境的完美结合。
作为产业大区,龙岗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千亿级集群为基底,为青年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统计显示,仅2024年,龙岗区新登记经营主体12.1万户,总量94.2万户居全市第二,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31家。
在龙岗,青年不仅能“找到工作”,更能“创造价值”。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与“深创赛国际赛”等平台结合,为青年提供从实习到创业的完整链路。
龙岗将城区全域转化为“AI场景实验室”,开放智慧水务、城市管理、公共交通、城市治理等216个应用场景,为青年提供创新创业机会,也供企业测试新技术。例如,2024年,无人机编队点亮沙特、艾比森屏幕闪耀巴黎奥运等“龙岗智造”案例,背后正是政企协同的场景赋能成果。
又如,龙岗区实施的“青龙湾·青年驿站计划”还特别注重科技赋能求职。在全区“青年驿站+就业驿站”双站融合示范点——龙城CC公寓青年驿站,大厅里专门设置了就业驿站服务点,有专职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并配备了AI陪练与AI面试设备,通过AI模拟练习帮助求职者提升技能
数据显示,龙岗区在就业匹配方面,各青年驿站在选址上凸显“驿站布点-产业布局-人才需求”三维联动,截至2025年9月底,全区在运营青年驿站已增加到18个(含2个社会化合作房源),共计提供600张固定床位及55张动态床位,全平台累计申请量达29841人次,服务青年7632名,入住青年的就业转化率达51.4%,优于社会面求职平均水平。其中已就业青年中66.8%选择扎根龙岗,且87.3%就业青年集中在ICT产业(31.7%)、跨境电商(27.8%)等龙岗重点发展领域,与全区产业战略形成共振。
龙岗区不仅吸引了国内青年人才积极落户创新创业,而且也同步提升国际青年人才落地创业环境。例如,龙岗全区唯一获评“国际化产业创新特色街区”的坂田街道,围绕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辖区企业和外籍人才,打造了具备多元开放、产城融合、创新引领等特点的国际化街区。目前,位于坂田街道的深圳科技博览中心、龙岗国际艺术中心等一批综合配套正在加快建设,为国际人才提供优质创新创业平台。
龙岗以“美学筑城”理念重塑城市界面,实现城市品质升维。(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龙岗以“美学筑城”理念重塑城市界面,实现城市品质升维。例如,通过客家文化、龙岗皆歌、舞龙等非遗与鹤湖新居等历史建筑彰显城区深厚文化底蕴,让青年人在龙岗感受有趣、有意思,在奋斗与松弛的城市AB面迅速切换。
“打造以‘趣龙岗’为核心的城市新IP!”朱玉华介绍,龙岗区从“趣演艺”“趣文旅”“趣场景”“趣数创”“趣传播”五大板块瞄准年轻人群的需求发力,计划三年内实施超30个标杆项目,引办文体旅游活动超300场,每年吸引超2000万人次,让年轻人在龙岗沉浸体验趣的内涵、乐的外延,以可感受、可互动的文化体验,推动龙岗从“产业腹地”向充满魅力的“文化磁场”转型,让龙岗成为年轻人到深圳创业、生活的首选之地。
例如,龙岗大运中心正在从单一赛事场馆转型为粤港澳大湾区顶流赛演中心。仅2024年,大运中心共举办120多场演出活动,吸引了近200万人次观演,成为全国赛演“风向标”。此外,大运中心还向社会开放网球、足球、篮球等场馆,全年接待运动爱好者约40万人次。
龙岗还将区域内优质文旅点位串珠成链,以市五星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斯达高瓷艺园为起点,串联金洲精工、三利达、怡丰自动化、娃哈哈等企业打造特色工业旅游线路。同时串联龙岗大道、龙城广场地铁站、东方国际茶都等地标,打造具有城市烟火气的特色夜市街。
在龙岗,城市与青年的互动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在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各青年驿站通过链接街区多元文化社群,每月更新活动月历,为年轻人提供“足不出街”即可参与的社交活动和艺术文化体验。从“湖畔音乐节”到青年交友联谊会,从非遗体验到传统民俗活动,龙岗正成为青年情感交流的温暖港湾。
龙岗区各类基金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解决技术难题,全域场景随便挑,“百亿政府订单”为年轻人构建成长生态。(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朱建钢表示,青和力城市的本质是青年与城市的双向赋能与共同成长,龙岗的青和力不仅是住得舒心和干得快乐,而且是通过系统化服务能力,为年轻人积极成长持续提供养分。
例如,龙岗区创新性地采用“城市主理人”思维,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来描绘理想中的城市、定制城市中的活动和项目。这种思维转变让龙岗摆脱了传统“要你来”的甲方视角,转而采用“我要来”的青年视角。
龙岗还注重青年参与机制的建设。各青年驿站内嵌“就业驿站”,通过“青年驿站+就业驿站”双站融合的模式为入住青年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将驿站转化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器。AI培训、粤语夜校等课程,以及“打卡龙岗”、客韵文化体验等活动,让青年与城市的关系从“暂住”升华为“共生”。
此外,龙岗区探索“社区+园区+校区”“产城+学城+创城”的微循环模式,深化国际大学园内多所高校的“区—街—校”协同联动机制,助推国际人才的产学研融合。从工作发展、平台搭建、科技创新、生活保障等方面为国际青年提供全链条服务,为国际青年打造了持续成长的生态系统。
龙岗辖区内的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与“深创赛国际赛”等平台结合,为青年提供从实习到创业的完整链路。(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例如,在“湾东智芯”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核心区所在地,龙岗区启用了首个立足国际人才的党群服务中心——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龙岗区首个外国人来华许可服务站,并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举办“百名博士看龙城”活动。目前,还引领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朝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和香港青年创业的重要基地、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的多重定位发力迈进,将国际青年服务向纵深推进。
目前,“趣龙岗,有意思”已经成为龙岗区现象级IP,“有商机”正在孕育下一个独角兽,“有得住”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有品质”成为宜居宜业的内生动力。
“青和力”叙事是提升城市青春引力有效抓手,龙岗区从住房保障、产业生态、城市品质和成长路径协同推进,从青年驿站到青年公寓,从产业园区到城市客厅,构建了一个让年轻人安心的生态系统,也为城市服务转型提供了示范经验。